美食家 陆文夫著

十一 口福不浅


  过了不久,我的老朋友阿二到店里来找我。我们两个人虽然不再住在一条巷子里,可是两家人家却经常采往。当我搬进新大楼的时候。他们一家都来道喜。连阿二的爸爸也由孙子们搀扶,着爬上楼。他对我的妈妈说:“恭喜你呀老嫂子,你活了一生一世,从今以后再也不必担心房东会把你赶出去!”我的妈妈老迈了夕回不出话来,只是擦眼泪。阿二更是经常到我家来,说说老话,坐一坐。有时候觉得老话也重复得太多了,便抽烟喝茶,无言相对,好象也是一种享受。他直接到店里来找我,这还是第一次。

  阿二见了我便把手一举:“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件事情求求你。”

  “什么事?”

  “我家大男要结婚了,就在这个星期天。我想到你们店里订两桌酒席,可你们要排到三个星期之后!经理呀,能不能帮帮忙呢?”

  我为难了:“哎呀,你何必来凑这种热闹,人家在饭店里摆酒是图排场,收人情,省事情。你也准备收人情吗,我应当送几十块呢?”

  “去,我也不准备大请客。你家、我家、亲家,还有几个小朋友,总共不到二十人。”

  “那好,两桌酒席你家摆不下吗,不能摆在天井里吗?你到店堂里去看看,闹哄哄的,想说几句高兴的话谁也听不见;到时候服务员要下班,拿着扫帚站在旁边,你能吃得安逸?”

  “啧啧,哪有卖瓜的说瓜苦的。”

  “瓜倒不苦,不是吹的,现在的几只菜都不推扳,表扬信收到了一大堆,可我总觉不如家宴随便。还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我们有店规,凡属本店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本店与熟人同席,以免吃客们产生误会。你叫我怎么办,站在边上看!”

  “嗬,那不能。这一次我要好好地请你喝两杯,当年如果不是你动员我参加失业登记,今天的情况也许就是两样的。”

  “行,自家办。我可以帮助你请个好厨师,呱呱叫的手艺。”

  阿二笑了:“那倒不必,我们家人手多,个个能动手。鸟枪换炮啦,伙计,人人都有一两样拿手莱哩!”

  “更好,一人烧一只,我烧最后的一只汤。”

  阿二拱拱手:“免了,你的汤我已经领教过了。星期天晚上早点来,等你。”

  我的心里喜滋滋的,真的等着这桌酒席。我给他家惹过麻烦,害得阿二的爸爸摆葱姜摊头;也就是在那个天井里,阿二叫我去拉过南瓜,如今在那里摆上两桌酒啊!不吃也美!

  正当我美的时候,包坤年蹦跳着进来了,看样子他也很美,我美他也美,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

  包坤年高高地叫了一声:“经理,给!”把一张印着金字的大红请柬塞到了我手里乙我把请帖翻过来一看:“为庆祝烹饪学学会成立,特订于二十八日中午(星期日)假座XX巷五十四号举行便宴招待各界人士,务请大驾光临。”好,又是一顿酒席来了。我对这桌酒席的反应很快,不假思索地便说了出来:“抱歉,我星期天有个约会,要到人家吃喜酒去。”说着便把请帖向桌上一丢。

  包坤年搔搔头皮:“你那是什么时候?”

  “晚上六点。”我又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

  “好极了,不冲突,我们是中午十二点。”

  我再把请帖拿起来看看,果然不错,中午二字明明白白地印在那里。我只好摆观点了:“不行,我没有参加你们的学会,也算不了是哪一界的人士,去是不合适的。”

  “经理呀,正是因为你不肯当理事长,才使得我们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空出一个理事长的位子来,解决了大问题!要不然的话,我们早就吵散啦,学会到今天也不能成立!”

  “噢!”原来如此,参加是一种赞助,不参加还是更大的赞助!事物的因果关系实在微妙之极! ”

  “去吧经理,某某某都去了,你不去是不象话的。又不是开大会,也不要你发育,纯粹是吃,一顿美餐,不去很可惜。”

  “我不大欢喜吃。”

  “那就少吃点,见识见识,对你采说也是一种业务学习。老实告诉你吧,这一桌酒席是百年难遇。朱自冶指挥,孔碧霞动手,我们几个人已经忙了四天。所有的理事都想参加,挤不进来大有意见。没有办法,孔碧霞有规矩,最多不得超过八人,再三商量才同意改用圆台面,连你十个。”

  包坤年的话使我动摇了。当年杨中宝到孔碧霞家去吃饭,只听说吃得好上天,却一直不知道究竟吃了些什么东西。如今有了机会,不去见识一下是会终身遗憾的。何况我参加不参加都是赞助,如果再空出一个位子来,还不知道会引出什么后果哩!

  “好吧,我去。”

  “一言为定,不来接你了,五十四号你是熟悉的。”

  “太熟悉了,我闭上眼睛也能摸到。”

  五十四号我是很熟悉,读中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从那里经过,常常看见有许多油光锃亮的黄包车停在门口,偶尔还有一辆福特牌的小轿车驶过来,把巷子里的行人挤得纷纷贴上墙头。

  那两扇黑漆的大门终日紧闭着,门上有一条缝,一个眼。缝里投信件,眼里装有玻璃,据说这是一种窥视镜,里面能看清外面,外面看不见里面,叫花子是敲不开门的。那时候沿门求乞的人很多,差不多的人家都装有这种东西。我从来不知道那门里是什么样子,只是看见那高高的围墙上长满了爬墙虎,每到秋天便飘送出桂花的香气。如今的桂子又飘香了,我从一个孩子变成了“各界人士”,又到了五十四号的门前。

  那两扇黑漆斑驳的大门敞开着,有一位年轻而漂亮的妇女站在门里面。她的穿着很入时,高跟皮鞋,直筒裤,银灰色的衬衫镶着两排洁白的蝴蝶边,衬衫也是束腰的。她笑嘻嘻地迎了上来,我以为是收入场券的,连忙把请柬掏出来给她看。她掩嘴,深深一鞠躬,左手向前一伸: “请进。”跟着便高声地叫喊:“妈妈,高经理来啦!”

  噢……对了,她就是孔碧霞的女儿,是那个政客兼教授留下来的。姑娘也应该有这么大了,连我的女儿都有了孩子。我再回过头来看看她,活象孔碧霞,孔碧霞年轻的时候,也该是一代风流!

  孔碧霞从那条铺着石子的花径上走过来了。我抬头一看,简直不认识了,她好象已经把原来的脸型留给了女儿,自己变成了一个半老的贵妇。现在不会有人喊她干瘪老阿飞了,她也发了胖,胖得丰满圆润,比站在居委会门前请罪时年轻得多。她的头发向上反梳着夕在后脑上高高隆起。这种高,正好抵销了因发胖而造成的横向发展,所以不会造成人们视觉上的错误,好象发了胖的女人都比以前矮了一点。她的衣着并不花哨,时间已经使她懂得了打扮的真谛,年轻而漂亮的人不管穿什么衣裳都好看,淡装浓抹都相宜。年老的人如果要打扮的话,主要是用衣着

  来表示某种风度和气质而已。所以孔碧霞的衣着很素净,一件普通的蓝色西装外套,做工考究,质地高贵,和她的年龄、体型都很相配。

  孔碧霞对我很热情,象她这样精细的人,很难忘记细小的事情。

  “高经理呀,就怕你不来呐。唷,也老了,当阿爹了吧?”

  “没有,刚当上外公。”

  “好,都是一样的。快请进,就等你开席。”

  我跟着孔碧霞往前走,一个幽雅而紧凑的庭院展现在面前。树木花草竹石都排列在一个半亩方塘的三边,一顶石桥穿过方塘,通向三间面水轩。在当年,这里可能是那位政客兼教授的书房,明亮宽敞,临水是一排落地的长窗。所有的长窗都大开着。可以看得清楚,大圆桌放在东首,各界人士暂时都坐在西头。

  包坤年从石板桥上走过来了,把我向各界人士一一引见。其中有两位是朱自冶的老吃友,我当年替他们买过小吃的。有一位是我的老领导,我年轻时便听过他的报告。其余的三位我都不熟悉,一个沉默寡言,两个谈笑风生,谈吐间流露出一股市侩气。

  朱自冶穿着一套旧西装,规规矩矩地系着一条旧领带,领带塞在西装马甲里。这套衣裳不知道是从哪个箱子的角落里翻出来的,散发着浓重的樟脑味,可是朱自冶穿着并不显得滑稽,反而使我肃然而有敬意。好熟悉,这种装束是在哪里见过的?对了,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们的衣着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一派是长袍蓝衫,一派是西装革履。国文教员总是穿长袍?物理教师都是穿西装的。烹饪学属于科技,穿长袍蓝衫显得太陈旧,穿制服又没有特点,穿崭新的西装又显得没有根基,西装而是旧的,妙极!好象是一个潦倒多年的老科学家刚被重视,刚被发现!这

  一身打扮肯定是出于孔碧霞的大手笔,朱自冶穿衣裳一贯是很拆烂污的。

  朱自冶多年不穿西装了,行动很不自然,碰碰撞撞地越过几张椅子,把一本烹饪学讲义塞到了我的手里。我拿着讲义在我的老领导的面前坐下,也觉得十分拘谨。解放初期当我还在工作队的时候,曾经和这位领导同志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不苟言笑,要求严格,对知识分子有点不以为然的人。我们那一伙“小资产”在他的面前都装得十分规矩而谨慎。今天在此种场合中相遇,还使我感到有点手足无措,最主要的是找不出话来说,只好把手中的讲义慢慢地翻阅。

  “小高。”

  老领导叫了我一声小高以后,也发现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立刻改了口;“老高呀;你要好好地看看这本书,多向人家学习学习。”

  “是,我一定好好地拜读。”

  “现在不能靠外行领导内行了,要好好地钻进去。”

  “是的,我在这方面过去犯过错误。”

  “知道错误就好,现在还来得及。”

  我点点头,继续把讲义翻下去,发现这本由朱自冶口述,包坤年整理的大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是从几种常见的食谱中抄录而来的,而且错漏很多,不知道是抄错的还是印错的。我抬起头来看看朱自冶,想向他提出一点问题,可那朱自冶却避开我的目光,双手向前划着,好象赶鸭子似的请大家入席。

  人们鱼贯而出,互相谦让,彬彬有礼,共推我的老领导走在前面。

  人们来到东首,突然眼花缭乱,都被那摆好的席面惊呆了。

  洁白的抽纱台布上,放着一整套玲珑瓷的餐具,那玲珑瓷玲珑剔透,蓝边淡青中暗藏着半透明的花纹好象是镂空的,又象会漏水,放射着晶莹的光辉。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红黄蓝白,五彩缤纷。风尾虾、南腿片,毛豆青菽、白斩鸡,这些菜的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那虾子鲞鱼照理是不上酒席的,可是这种名贵的苏州特产已经多年不见,摆出来是很稀罕的。那孔碧霞也独具匠心,在虾子鲞鱼的周围配上了雪白的嫩藕片,一方面为了好看,一方面也因为虾子鲞鱼太咸,吃了藕片可以冲淡些。

  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勾针编结而成的,很可能是孔碧霞女儿的手艺,等会儿各种热莱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象一朵巨大的花,象荷花,象睡莲,也象一盘向日葵。

  人们从惊呆中醒过来了,发出惊讶的叹息:

  “啊……”

  “啧啧。”

  还没有入席我就受到批评了:“老高,你看看,这才是学问呐!看你们那个饭店,乱糟糟的。”

  我没有吭气,四面打量,见窗外树影婆娑,水光耀廊,一阵阵桂花的香气,庭院中有麻雀吱吱唧唧。想当年那位政客兼教授身坐书房……

  朱自冶又把两手向前划着,邀请大家入席。同时把领带拉拉松,作即席讲说:

  “诸位,今天请大家听我指挥,喝什么酒,吃什么菜,都是有学问的。请大家不要狼吞虎咽,特别是开始时不能多吃,每样尝一点;好戏还在后面,万望大家多留点儿肚皮……”。

  人们哈哈地笑起来了,心情是很愉快的。

  “……吃,人人都会,可也有人食而不知其味,知味和知人都是很困难的,要靠多年的经验。等会儿我可以一一介绍,敬请批评指教。开席,拿酒杯。”

  包坤年立即打开酒橱,拿出一套高脚玻璃杯,两瓶通化的葡萄酒。这一套朱自冶不说我也懂了,开始的时候不能喝白酒,以免舌辣口麻品不出味。可我就想喝白酒,我学会喝酒是在困难的时刻,没有六十四度不够味。

  包坤年替大家斟满了酒,玻璃杯立刻变成了红宝石,殷红的颜色透出诱人的光辉。葡萄美酒夜光杯,那制作夜光杯的白玉之精也可能就是玻璃。

  包坤年是副会长,斟完了酒总要讲几句的,为了要突出朱自冶,多讲了也不适宜,便举起筷子来带头,“同志们请吧,请随意……”

  朱自冶也不想为别人留点面子,煞有其事地制止:“不不,丰盛的酒席不作兴一开始便扫冷盆,冷盆是小吃,是在两道菜的间隔之中随意吃点,免得停筷停杯。”说着便把头向窗外一伸,高喊:“上菜啦!”

  随着这一声叫喊夕大家的眼睛都看住池塘的南面,自古君子远庖厨也,厨房和书房隔着一池碧水。

  电影开幕了:孔碧霞的女儿,那个十分标致的姑娘手捧托盘,隐约出现在竹木之间,几隐几现便到了石板桥的桥头。她步态轻盈,婀娜多姿,桥上的人夕水中的影,手中的盘,盘中的菜,一阵轻风似的向吃客们飘来,象现代仙女从月宫饭店中翩跹而来重该死的朱自冶竟然导演出这么个美妙的镜头,即使那托盘中是装的一盆窝窝头,你也会以为那窝窝头是来自仿膳,慈禧太后吃过的!

  托盘里当然不是窝窝头,盖钵揭开以后,使人十分惊奇,竟然是十只通红的番茄装在雪白的瓷盘里。我也楞住了,按照苏州菜的程式,开头应该是热炒。什么炒鸡丁,炒鱼片,炒虾仁等等的,从来没见过用西红柿开头篁这西红柿是算菜还是算水果呢?

  朱自冶故作镇静,把一只只的西红柿分进各人的碟子里,然后象变戏法似的叫一声“开!”立即揭去西红柿的上盖:清炒虾仁都装在番茄里!

  人们兴趣盎然,纷纷揭盖。

  朱自冶介绍了:“一般的炒虾仁大家常吃,没啥稀奇。几十年来这炒虾仁除掉在选料与火候上下功夫以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发展。近年来也有用番茄酱炒虾仁的,但那味道太浓,有西菜味。如今把虾仁装在番茄里面,不仅是好看,请大家自品。注意,番茄是只碗,不要连碗都吃下去。”

  我只得佩服了,若干年来我也曾盼望着多给人们炒几盘虾仁,却没有想到把虾仁装在番茄里。秋天的番茄很值钱,丢掉多可惜,我真想连碗都吃下去。

  唔,经朱自冶这么一说,倒是觉得这虾仁有点特别,于鲜美之中略带番茄的清香和酸味。丁大头说得不错,人的味觉都是差不多的,不象朱自冶所说有人会食而不知其味。差别在于有人吃得出却说不出夕只能笼而统之地说:“啊,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朱自冶的伟大就在于他能说得出来,虽然歪七歪八地有点近于吹牛夕可吹牛也是说得出来的表现。在极力的享受和娱乐之中,不吹牛还很难使那近乎呆滞的神经奋起!

  仙女在石板桥上来回地走着,各种热炒纷纷摆上台面。我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只知道三只炒菜之后必有一道甜食,甜食已经进了三道: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藕粉鸡头米。

  朱自冶还在那里介绍,这种介绍已经引不起我的兴趣,他开头的一笔写得太精采了,往后的情节却是一般的,什么芙蓉鸡片,雪花鸡球,菊花鱼等,我们店里的菜单上都有的。

  人们的赞叹和颂扬也没有停歇:

  “朱老,你的这些学问都是从哪里得来的?”

  “很难说,这门学问一不能靠师承,二不能靠书本,全凭多年的积累。”

  “朱老,你过了一世的快活日子,我们是望尘莫及。”

  “哪里,彼此彼此,文化000和困难年也是不好过的。”

  “算啦,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吃吃!”

  “是呀,将来到了共产主义,我们大家天天都能吃上这样的菜!”

  我听了肚里直泛泡,人人天天吃这样的菜,谁干活呢,机器人?也许可以,可是现在万万不能天天吃,那第五十八代的机器人还没有研制出来哩!

  “老高。”

  “奥。”

  “你为什么不说话呀,象朱老这样的人材你以前一点儿也不知道吗?”

  “知道,我很早便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请他去指导指导;把你们的饭店搞搞好。”

  “请……请过,我们请他讲过课。”

  “那是临时的,没有个正式的名义。”

  人们突然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凝神了。在今天的这顿美餐里,似乎要谈什么交易?!

  “名义……这名义就很难说了。”

  “也是一种专家嘛!”

  “叫什么专家呢?”我等待着人们的回答。科学家、文学家、表演艺术家,你哪一家都靠不上去!

  “吃的……”说不下去了,“吃的专家”是骂人的。

  “会……”会吃专家也不通,谁不会吃?

  包坤年把筷子一举:“外国人有个名字,叫‘美食家’!”

  “好!”

  “对!”

  “美食家,美食家!”

  “来来,为我们的美食家干一杯!”

  朱自冶踌躇满志了,忍不住把那旧西装敞开,举杯离座,绕台一周,特别用力地和我碰了碰杯,差点儿把那薄薄的玻璃杯都碰碎。是呀,他那吃的生涯如今才达到了顶点,辛辛苦苦地吃了一世,竟然无人重视,尚且有人反对。真正的价值还是外国人发现的!

  我只恨自己的孤陋寡闻,一下子就败在包坤年的手里。我只知道引进“快餐”,却没有防备那“美食家”也是可以引进的。好吃鬼,馋痨坯等等都已经过时了,美食家重多好听的名词,它和我们的快餐一样,也可以大做一笔生意。如果成立世界美食家协会的话,朱自冶可当副主席;主席可能是法国人,副主席肯定是中国的!

  人们在欢乐声中拨动了第十只炒菜,这时候孔碧霞走了进来,询问大家对炒菜的意见。人们纷纷道谢,邀请孔碧霞同饮一杯。我站起身来为孔碧霞斟满酒,举起杯:

  “谢谢朱师母,你的菜确实精美,谢谢你,也谢孩子,她为我们奔走了半天。”我对孔碧霞也没有多少好感,但是我得承认,她的确是做菜的能手,二级厨师的手艺,应该由她来当烹饪学学会的主席或者是副主席。世界上的事情会做的往往不如会吹的,会烧的也不如会吃的!

  孔碧霞很高兴:“哪里,能得到经理的称赞很不容易。”她举起杯来划了个大圈子:“怠慢大家了,几只炒菜连我也不满意,现在没有冬笋,只好用罐头。”

  “啊,没说的。”

  “来来,为美食家的夫人干一杯!”

  一杯干了以后,包坤年开始收酒杯了,别以为宴会已经结束,早着呢,现在是转场,更换道具的。

  朱自冶又拿出一套宜兴的紫砂杯,杯形如桃,把手如枝叶,颇有民族风味。酒也换了,小坛装的绍兴加饭,陈年花雕。下半场的情绪可能更加高涨,所以那酒的度数也得略有升高。黄酒性情温和,也不会叫人口麻舌辣。我向那酒橱乜了一眼,看见还有两瓶五粮液放在那里,可能是在喝汤之前用的。我暗自思忖,这桌饭不知是谁出钱,是朱自冶的银行存款呢,还是人家的宣传费?

  孔碧霞告辞以后,下半场的大幕拉开,热菜、大菜、点心滚滚而来:松鼠桂鱼,蜜汁火腿,“天下第一菜”,翡翠包子,水晶烧卖……一只“三套鸭”把剧情推到了顶点夏所谓三套鸭便是把一只鸽子塞在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之后看上去是一只整鸭,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船盆里。船盆的四周放着一圈鹌鹑蛋,好象那蛋就是鸽子生出来的。

  人们叹为观止了。

  “老高。”

  “奥。”

  “你看看,这算不算登峰造极?”

  “算。”

  “就凭这一手,让朱老到你们的店里去当个技术指导还不行,每月给个百二八十的。”

  我明白了,这恐怕是今天的中心议题,连忙采取推挡术:“不敢当,我们的庙小,容不下大菩萨。”

  “你们的庙也不小呀,就看庙主的眼力……”

  幸亏那只三套鸭帮了忙,当它被拆开以后人们便顾不上说话了,因为嘴巴的两种功能是不便于同时使用的。

  我看了看表,这顿饭已经吃了将近三个钟头,后面还要喝五粮液(我很想喝),还会有一只精采的大汤作总结,还会有生梨或者是菠萝蜜。可我不敢终席了,因为终席之后便是茶话,那圈套便会绕到我的脖子上面。

  “实在对不起,我下面还有一个约会,不能奉陪到底。谢谢朱先生,谢谢诸位,谢谢……”我不停地说谢谢,不停地向后退,退了五步便转身,径奔石板桥而去。过得桥来回头看,见那长窗里的人都呆在那里。

  我觉得今天的举止很不礼貌,也不光采,好象是逃出来的。如果不向女主人打个招呼,那孔碧霞会伤心,她是很要场面的。

  孔碧霞和她的女儿还在忙着,听说我要走,有点儿扫兴:

  “啊呀,大概是我做的菜不好吧,不合你的口胃!”

  “哪里,你的菜做得确实不错,什么时候请你到我们的店里去讲讲,交流交流。”

  孔碧霞笑了,“有什么好交流的,这些莱你们都会做,问题你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细模细样地做,还得准备个十几天…… 哎,你不能再坐会儿吗,还有一只大汤咧。”

  “知道……”我突然想起件事情来了:“朱师母,今天的甜菜里面怎么没有南瓜盅?困难年朱先生和我一起去拉南瓜的时候,说是要创造出一只南瓜盅,有田园风味!”

  孔碧霞咯咯地笑了:“你听他瞎吹,他这人是宜兴的夜壶,独出一张嘴!”
 

下一页  回目录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