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金三角 第二章 走进金三角 1 李国辉,人称“小李将军”,国民党陆军第八军七零九团团长。生卒年月不详。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谜一样的人物,谜一样的身世。这个人物在中国大陆肯定 无足轻重,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但是在金三角,这个人物却赫赫有名,到 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打个不恰当比喻,如果你在金三角不知道李国辉,就像法国人 不知道拿破仑,中国人不知道孙中山一样。我从资料上得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 民党团长居然是金三角的开山鼻祖,也就是说,没有李国辉,就没有后来世界闻名 的毒品王国金三角。 然而我在此前对金三角所作的大量研究中,竟然没有找到有关李国辉的任何一 本完整传记,甚至一篇权威材料,能够让我对这个神秘人物有所了解。仅有的零散 资料也仅限于只言片语,一鳞半爪,而且互相矛盾,漏洞百出。比如一本台湾出版 的回忆录说:“……李国辉将军身材高大,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常令敌人心惊胆战。” 大陆一本纪实文学则说:“……李国辉是云南人,行伍出身,生性残忍,常常逼迫 士兵冒死冲锋, 人称‘魔鬼团长’ 。”另一本文化大革命前发行的内部史料称: “……经过一夜激烈战斗,国民党第七零九团被全歼,副团长被击毙,团长李国辉 不知下落。”一篇刊登在曼谷《世界日报》上的文章则这样写道:“……李国辉将 军毕业于著名的黄埔军校,虽然出生在中国北方的河南省,却像南方人一样个子瘦 小,他的专业是做政治教官,所以并不擅长打仗。”云云。 我简直被搞糊涂了,这样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说法,就像一群爱好标新立异的 美国议员,吵得我脑袋发疼。可是它们究竟谁是谁非呢?我该相信哪一方呢?假如 说这些材料都是一面之辞,包含有片面真理,我该如何取舍呢? 在我看来,这些材料都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缺少一手材料的可信度,不足 以消除我心中淤集的疑团。李国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是怎样开创金三角的? 或者说他是怎样把威胁人类命运的巨大恶魔——毒品从瓶子里释放出来的?他为什 么那样神秘,外界对他的庐山真面目知之甚少?我甚至怀疑李国辉这个人物的真实 性,如果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位重要人物,他为什么名不见经传?难道历史学家有意 忽略他,让岁月的流水将他诡秘的足迹悄悄抹去? 总之怀疑的精神使我斗志倍增,就像职业拳手受到挑战。我目光炯炯,关注金 三角历史风云,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我看到自远古以来,金三角一直像头安静的 小兽,或者就像那些原始的部落民族,柔弱而善良,易于受惊,它蜷伏在亚洲南部 缅、泰、老诸国崇山峻岭中,丝毫也不引人注目。但是自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一 个名叫李国辉的国民党团长带领一支现代化军队进入金三角,这头善良小兽就像被 注入魔鬼基因,或者像被传说中的狞恶巫师施展魔法,它迅速扩张身体,横空出世, 长出獠牙和利爪,变成一头面目狰狞威胁人类的食人魔鬼。有关专家指出,二十一 世纪人类将面临两大危机:一是环境恶化,另一个就是毒品蔓延。联合国卫生组织 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球约三亿人吸毒,亚洲约占一半。而全世界海洛因百分之百 来自亚洲,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来自金三角! 金三角,金三角!这是一场注定要吞噬人类的世纪恶梦吗? 我将关注的问题焦点逐渐集中在李国辉身上。金三角究竟怎样成为金三角的? 一个默默无闻的国民党小人物李国辉究竟怎样一夜成名,变成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开 山鼻祖?李国辉为什么在中国大陆无所作为,而在金三角却如日中天,这是巧合还 是另有原因?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他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难觅踪迹? 他的命运究竟如何? 2 公元1998年秋, 我乘坐的“波音-757”飞机像头钢铁大鸟,在亚洲东部和南 部上空划了一个很不小的弧形,终于风尘仆仆地降落在曼谷机场。我是带着无数沉 甸甸的疑问,和更加沉甸甸的期待走下飞机的。 临行前我多了一个心眼,我想万一丰先生不可靠,不认账,说话不算数,到头 来陷我在异国他乡还不是寸步难行?于是我通过熟人关系,找到一家泰国公司办事 处,请求他们在必要时给予援助,帮助我进入金三角采访。一位可能是华侨同胞的 负责人听完我的陈述,他显然把我的个人请求误解为怀有某种不大光彩的可疑的经 济目的,比如诈骗什么的,他回答说,敝公司在金三角没有业务,无法提供帮助。 倒是一位本地经济电视台的朋友,听说我要独闯金三角,二话不说赞助我一笔 采访经费,替我解决一个沉重的后顾之忧,令我至今仍然感动不已。 我一度寄予厚望的丰先生似乎没有把我的采访当回事,或者说是一种有意冷淡, 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出发前我在国内打了若干电话,发若干传真,丰先生只在 那头简短吩咐:你到帕塔亚来。我说你叫我独自一人怎么到帕塔亚来?再说你的大 房子在什么位置,那天夜里我完全弄不清楚。他说你到了帕塔亚,再给我打电话。 我想这个丰先生真是不近人情,他怎么不替我想想?身在异国,语言不通,两眼一 抹黑,谁都会弄得寸步难行的。但是我转念一想,从成都到曼谷有多远?你能够从 成都到曼谷,为什么就不能从曼谷去帕塔亚?你凭什么要别人专门到机场接你?这 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么?如果你能有幸进入金三角就很不错了,还讲什么条件!我 想也许丰先生有意考验我,看看我这个大陆作家能力如何。我安慰自己说这不过是 个小问题,当年斯诺从美国到延安采访要克服多少困难,如果我连这点小小的困难 都克服不了,配到金三角采访吗?你不是给自己丢脸吗? 走出曼谷机场,丰先生果然没有到机场接我,好在我拨通一个帕塔亚的电话, 却没有人接。我不敢怠慢,立即又拨通另一个曼谷电话,这回对方有人了,丰先生 在电话中说:我在曼谷,你到×××地方来。我哭笑不得,心想你倒说得轻松,让 我差点千辛万苦跑到帕塔亚去了。此后我颇费一番周折才在曼谷市郊一幢巨大的别 墅里找到丰先生。我发现丰先生有个癖好,就是喜欢住大房子,我看见他时,他正 在指挥手下人把一些大大小小的木头箱子搬上楼去。他是个干练的人,不耐烦回答 我嗦嗦的问题。他说:“你到了金三角去找李国辉的副官,他会对你讲的。” 我心中一喜,连忙问李国辉副官在哪里,怎么找? 丰先生更加不耐烦,他提高声音说,你急什么?……到那边人人都会告诉你! 丰先生的话给我造成一个错觉,好像金三角人人都是活历史,都能讲出一大堆 关于李国辉的精彩故事来。其实后来的事情远非那样简单,几天之后我与向导兼翻 译小米以及司机驱车一千多公里进入金三角山区——这段经历我在后面还要叙述, 我很快发现并没有几个人知道李国辉副官是谁,住什么地方,为我提供采访线索。 金三角是个地域宽广的概念,它的确切地理分布包括一片面积约为台湾七倍的重重 叠叠的亚热带高原山区,和山区众多民族组成的复杂的社会形态。在这样一个如同 汪洋大海的广阔天地,人人都像微不足道的鱼虾,时光转瞬即逝,除了几个称王称 霸的大人物留在人们记忆中,谁又会对一个过时的副官,一个小人物的下落知道多 少呢? 万事开头难。初进金三角,一切采访工作都是那么仓促而又杂乱无绪,我像个 勇敢而莽撞的水手,被迎面打来的海水呛得直翻白眼。我的采访常常浮于表面,好 比不谙水性的渔夫尽捞起一些浮萍和泡沫。我不是说浮萍不重要,但是河流的灵魂 是大鱼,诚如古语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那些 翻江倒海的精灵而不是泡沫主宰金三角历史。我将第一个目标锁定李国辉,他始终 藏在水下,像一条曾经兴风作浪的孽龙,将真面目躲在历史烟云的深处,令我望洋 兴叹又无可奈何。 寻找李国辉副官的种种努力好比大海捞针,基本上没有线索。一连许多天,我 顽强深入金三角腹地采访,同时到处打听李国辉副官下落,然而收效甚微。杂乱的 历史碎片无法与现实图案拼贴起来,历史暗河错综复杂,常常令我寸步难行。我焦 急万分,眼看宝贵时间在我手中一点点流走。 3 这天我们偶然经过一个地名叫马鹿塘的掸族寨子,停下车歇脚吃饭,这个寨子 很小,小得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记。我说的“我们”,是指我,向导小米和司机小 董三人。小董是金三角汉人,也是国民党残军后代,我雇他的车。我照例同小米到 处走动,拍资料照片,同山民拉闲话,问些不经意的问题。顺便说一句,我发现在 金三角,当地人对于外人总是很戒备,眼睛里露出警觉,好像外人都是奸细或者敌 人。我的采访显然属于引人注目的那一类,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许多探究的 目光。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神经过敏,反正这些目光常常令我感到芒刺在背。这天我 从当地人口中偶然得知,寨子里有两个汉人老头,谁也说不清他们有多大年纪,反 正已经很老很老,算得上当地的古董。据说他们从前都是“小李将军”的部下。 我不禁大喜过望! “小李将军”就是李国辉,是金三角人区别于另一位国民党将军李弥的称呼。 感谢上帝,功夫果然不负有心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屈指算来, 李国辉时代距今已经半世纪,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他的副官如果活着当然应该很老 很老,如果他们不是很老我才不会这样高兴呢!我私下已经确信,我苦苦寻找的李 国辉副官一定就在眼前。 我当即改变主意住下来,然后迫不及待登门造访老人。在金三角,别人告诉我, 贸然登门是件不得体的事情,所以我按照他们指点,去大路的镇上购买一些价格不 菲的礼品,比如美国奶粉、西洋参、韩国高丽大补汤之类,作为见面礼。当我第一 次拎着这些沉甸甸的礼品,就像拎着自己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忐忑不安地敲开寨头 一家铁皮屋门,一股历史的霉灰味扑面而来。 我一眼就看见那个老人。 他是个真正的耄耋老者,偎在火塘边,佝偻身体,裹一条当地掸族人的毯子, 微闭眼睛好像睡着一般。我看见火光在他干枯的脸皮上跳跃,投下许多皱纹的阴影, 他的头顶看上去好像落了一头霜,或者因为潮湿的雨季发霉长出白毛来。他听见动 静只动了动眼皮又慢吞吞地合上,我觉得他像一只千年老龟,已经从唐朝或者更早 的朝代活到现在。我想如果活人用这般静止的姿势打发漫长时光,我相信他已经变 成一个会呼吸的化石。 一个中年妇女,我猜想她是汉族,尽管她的衣饰是掸族,她的身份应该是他的 孙媳妇之类。她凑在老人耳边说了几句什么话,化石慢慢睁开眼睛,这次我看见他 的目光并不十分浑沌,也就是说还没有老到糊涂昏聩不知人世的地步,这一发现令 我暗暗高兴。老人目光并不到处费力寻找,而是像苍蝇一样准确落在我的脸上,我 相信他是凭感觉,或者凭气味嗅出我的陌生气息。火塘的光亮反射在他枯萎的眼窝 里,我怎么看都觉得他更像一个木乃依。我恭恭敬敬献上礼品,中年妇女立刻替老 人把礼品收走了,然后对我说,你跟他说话大声些,他耳朵背,你坐过来挨着他。 我巴不得挨着老人,经验告诉我,这样做会缩短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老人像 雕像一样久久凝望着我,我猜想他久居深山,已成洞中之人,不食人间烟火,他大 约从未接触过像我这样来自文明社会的不速之客吧?当时我身穿一件米色短采访服, 右肩挎一架微型摄像机,左边是自动照相机,胸前挂着采访包,兜里暗藏采访录音 机。他嚅动着嘴巴说一句什么话,我没有听清,我以为那是一句缅语或者泰国语。 我凑近他耳朵大声说,您说什么? 他又嚅动没牙的嘴巴,这回我听清楚了,他说的是汉语,而且是北方口音!他 像一架漏气的风箱,嘶嘶地说:你从香港……来吗? 他居然知道香港!我摇摇头,他又嘶嘶地说:从……台湾来? 我大声告诉他,我不从台湾来。我是大陆作家,从中国大陆来的。 我看见他眼珠亮了亮,好像电压不足的灯泡突然充了电,但是他脸上并没有显 示出惊讶的表情,我想这是他面部肌肉太老化,神经已经失去作用的缘故。铜壶里 的水噗噗地开了,溅到火塘里,灰尘扬起来,老人忽然大声咳嗽起来,咳得上气不 接下气,脸皱在一起,表情很痛苦。我连忙替他捶背,我猜他一定患有老年性哮喘 或者肺气肿之类疾病。我想起采访包里有咳嗽药,就取出来请他服用,但是遭到他 拒绝。我看见他的腰越佝越低,身体蜷曲,好像同体内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搏斗,我 想要是在城市,他怎么也该住院治疗。后来还是那个中年妇女出来,喂他半碗黑糊 糊的什么汤汁,他的咳嗽才渐渐平息下来。咳嗽耗尽老人体力,他像架能量耗尽的 破机器,呼哧呼哧地喘息着,渐渐沉入半睡半醒的休眠状态。 我只好轻手轻脚地告辞了。 4 没想到第二天再次登门拜访,竟吃了闭门羹,中年妇女面无表情地推辞说,老 人身体不适,此后几次求见均遭婉拒。 我明白这是老人不愿意接受采访,也就是说,我这个来自祖国大陆的作家成了 不受欢迎的人。至于其中原因,我猜想可能还是历史遗留的意识形态起作用。我愤 愤想现在什么时候了,海峡两岸都在搞统一,一国两制,实行“三通”,他这个老 顽固怎么这么陈旧,还生活在发霉的阶级仇恨里?万般无奈,我只好转而拜访另一 位老人,不料登门才知,那人早已中风瘫痪,老年痴呆,连话也不会说,我只看见 一具会呼吸的干尸。 很显然我在这里遭到历史狙击,问题在于,主动权操在别人手上,不由我支配。 说服老人,帮助他超越意识形态对立?向他宣传大好形势,或者再讲一遍关于我父 亲参加中国远征军,我著名的姑婆如何嫁给蒋纬国先生的故事?恳求他帮助我,以 情动人?如此等等,我绞尽脑汁,可是别人根本不给我机会。他根本不见我,就像 面对石壁,你能让石头开缝么?一连两天,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欲罢不能,欲采访 也不能,我该怎么办呢? 这天下午,寨子里突然发生一件事,这事看似与我这个外人无关,但是它的结 局却意外改变我的处境。一个年轻产妇难产,立刻惊动全村人。需要说明的是,我 下榻这间小旅店是村里唯一旅店,其实也说不上旅店,一间大房子几张竹床,相当 于鸡毛店,平时只有过往马帮歇脚。店老板是个很老实的掸族人,名字叫若埃(音), 会讲几句汉话,他慌慌张张来敲门,拉着我结结巴巴说客人救救罕娜。 罕娜就是那个年轻产妇的名字。我弄糊涂了,连忙声明我又不是医生,拉我去 做什么?若埃把我拉到一间被称作“公房”的大房子里。公房外面已经围了很多村 民,大家表情沉重,都不说话,默默让开一条路,好像我是他们等待已久的救星。 等我进屋一看,倒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根本没有什么穿白大褂的医生,除了香案上 供着菩萨和供品,只有两个面孔黢黑的老女人(接生婆)在摆弄那个产妇。产妇已经 没有声气,地上淌了许多发黑的血。很明显接生婆已经束手无策,她们只好不停地 往产妇嘴里灌黑糊糊的汤汁。即使我从未学医,我也看出来如果再折腾下去大人孩 子肯定都没命了。 我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里讲述过一位上海女知青死于难产大流血的 故事,那是知青年代发生在云南边疆的惨剧。然而世纪末在金三角,我又面对另一 出即将发生的同样惨剧。我着急地说干吗不快请医生来?若埃哭丧着脸说没有医生, 村里女人都这样生孩子。我说村里有懂医的人吗?她需要输血而不是灌那种破汤, 要不赶快送镇上医院。若埃回答说镇上没有医院,勐回也没有医院,整个百里范围 内都没有医院。我大吃一惊,说怎么可能呢?你们不生病吗?生病怎么办?若埃不 说话,我明白他的话是真的,如此广大地区,方圆百里竟没有一座医院,甚至一所 小小的卫生所?……远离文明与科学,这就是金三角人一直面临的生存现实。我说 你快告诉我,我能帮什么忙?若埃低声说,客人的车……救救罕娜。我明白了,山 区交通不便,村子里有马帮,却没有汽车,我是从美斯乐雇的一部客货两用车,以 保障长途采访之用。我说,最近的医院在哪里?若埃回答:在清迈,清迈有生孩子 的医院。我心里惊叫起来,清迈至少有两百公里以上,又是山路,谁知道产妇会不 会死在路上? 问题是产妇现状容不得我多想,事不宜迟,我马上让司机小董把车开来,人们 小心地把产妇抬上车,我看见许多女人都低着头,双手合十,嘴里默诵着什么,好 像是祈祝菩萨保佑。汽车开动,这一路真是漫长无比,我从来没有感觉汽车开得如 此之慢。山路颠簸,牛车小道像细细的肠子一样盘绕在大山和丛林里,天渐渐黑下 来,金三角之夜伸手不见五指,树林中传来野兽的吼叫,只有汽车灯光像一把雪亮 的利剑刺向厚厚的帷幕。我们为了减少产妇痛苦,将帆布做成垫子,一人拽住一头, 我的手臂很快因血液循环不畅,因麻木而失去知觉,肚子空空如也,腿肚子直打颤, 但是我仍咬牙坚持。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努力将使得一个年轻妇女和她肚子里的小 生命每一分钟都向希望靠近。 半夜时分汽车终于开进清迈医院,我几乎瘫倒在汽车上。仅仅半个小时后,孩 子剖腹产,是个男孩,母子均报平安。我与小董连夜驱车返回寨子,到村口已经是 第二天早上,当金灿灿的太阳从东边山头升起来,第一抹阳光穿过树林照耀在寨子 的尖屋顶上,我的心里充满疲惫和欣慰。我觉得这一天很有意义,因为我以自己努 力避免一个惨剧发生,我从这里开始认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金三角之所以成 为金三角,贫穷是否是其中主要原因? 按照计划,我前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赶,很多地方要去,很多人物要采访,金三 角很大,所以我不能再白白等下去。我收拾东西,告诉小米准备出发。我想,也许 别的地方还会有机会,李国辉部下很多,也许不止一个副官。 这时旅店竹篱“吱呀”一响,那位中年妇女探进头来,她礼貌地向我躬躬身, 说她爷爷(果然是她爷爷!)请我再去坐一坐。我简直大喜过望,不及细想,便迳直 穿过院子,飞奔出门。门是虚掩的,我放慢脚步,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在那所半 明半暗的大房子里,我看见那位仿佛赶了长路归来的疲惫老者。他还是以那样似乎 永远不变的姿势依偎在火塘的黑影里,虽然没有出声,但是我清楚看见,他的目光 分明是醒着的,并且一直从历史岁月的深处注视着我。 5 对我的整个采访来说,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意义重大的一天,因为从任何意 义上说,这才是我金三角之行的真正开始。 我恭恭敬敬地说:请教老先生尊姓大名,高寿多少? 老人嘶嘶地说:姓牛,贱姓。民国发大水……你知道吗? 我茫然地摇摇头,天知道他翻的是哪一年老皇历。我含含糊糊地说:解放前哪 一年?哪条河发大水?……今年长江洪水,百年不遇,没有造成灾害。 老人侧侧耳朵,我猜想他没有听明白,因为他眼睛中浮起一些疑问。他说:解 放……前? 我猛然省悟,在金三角,这是另一个世界,大陆许多专有名词比如“解放前”、 “解放后”、“新社会”、“旧社会”、“反动派”、“纸老虎”诸如此类等等, 人们从来没有听过,所以听不懂。我换了一个中性名词说:哦,就是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以前。 他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指指我说:你大陆,哪地方人? 我回答四川,祖籍湖北。 他慢慢想着,好像自言自语:四川?哦,是南方……我是北方人,中原,你去 过中原吗? 我赶紧说去过去过,不就是郑州洛阳开封吗? 老人摇摇头,脸色生动起来,他纠正我说:不对,不是郑州……是杞州。杞人 忧天,中原杞州,你知道吗? 老天!他居然知道杞人忧天的典故,而我则是从书本上知道的。关键在于,我 确实对这个叫杞州的地方一无所知。每次乘火车或者飞机都经过中原,却没有机会 将脚结结实实踏在中原大地上,为了不使老人失望,我只好信口胡诌:是不是,对 了,我知道兰考,以前叫兰封。那地方,吓,从前风沙特厉害,还有盐碱地,被一 个叫焦裕禄的人给治好了。 没想到老人突然动了感情,一滴浑浊的老泪像烛泪一样从枯萎的眼窝里慢慢滴 淌下来。老人说:李长官,就是兰封人啊。叙齿的话,我还是李长官的远亲呢…… 他家人都给风沙埋了,十多岁就出来逃荒,吃兵粮……听说老长官在台湾过世前还 念叨老家,他是想叶落归根啊! 李国辉是河南兰考人!我的心快乐地大跳起来。我小心翼翼地说,老人家,您 是李国辉副官吗? 老人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抖抖的,我感觉那手像风中的枯树枝。中年妇女 连忙趋前替老人抹去眼泪。老人叹息道:李长官,根本没有什么副官啊。 我很惊讶,连声说怎么可能?他不是将军吗,金三角的开创者,怎么会连副官 也没有呢? 老人沉默下来,怕冷似地将毯子往身上裹了裹,他的侧影让我联想到半截遭雷 击枯树。过了好一阵,他又说话了,声音很小,嗡嗡地像从地下传出来:你错了, 李长官只有贴身卫士…… 我说您呢?是不是其中一个?他没有回答,我想算是默认吧。我说听说从前寨 子里有几位老人,他们也是李将军部下对吗? 老人咧咧嘴,我看见一团黯然的乌云遮住他的眼睛。他忧伤地叹道:老兄弟… …都向李长官报到去了。就剩一个老麻子,从前骑马打枪,威风可大了,打印度雇 佣军,硬是救了李长官一命……年前摔一跤,咋就再也爬不起来,变成一个傻子? 我心中壅塞着无数疑问。我迫不及待地问:据说李国辉是政治军官,不会打仗, 有这样的事吗? 老人回答:那个年代,哪个军人的星星(肩章)不是命换来的?松山大血战,日 本人打得那么凶,老长官当连长,一条胳膊打残了。 我说,当年大撤台,你们为什么不到台湾去? 老人没有说话,那位中年妇女却在一旁打破沉闷,她告诉我,据说李长官自知 回台湾没有好下场,临别有令,让部下坚持反攻大陆。这些老兵就忠实执行长官命 令,把自己一生乃至后代都留在金三角。 我心中涌起沧桑的潮水。透过历史烟雾,我依稀看见一群忍辱负重的前国民党 军人,或者说一群中国人,为了完成长官的神圣嘱托,把自己生命一个个埋葬在异 国荒凉的泥土里。可是他们后悔吗?或者说他们对国民党政权怨恨吗?他们当初怎 样走进金三角,怎样开创局面的?我相信他们初衷也许不是为了制造毒品王国,但 是他们对今天金三角演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王国有什么看法?他们还有反攻大陆 的梦想吗?他们对飞速发展的中国大陆还抱有偏见和敌意吗? 我说:您为什么愿意见我?是知道我要走吗? 妇女看看老人,代替他回答说:爷爷说你是个好人,好人应该有好报。 原来如此!世界上的事,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意识形态原来是可以 跨越的,对峙的心灵也能达到沟通,桥梁就是普遍和伟大的人性。我望着风烛残年 的老人,就像注视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心中充满无法言说的感激之情。我宁愿相 信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结果,因为在我有幸到达这个小山村之前,任何一个小小 的不测,一阵因时光流逝而起的小风,都有可能把老人这盏枯灯刮灭。我在心中暗 暗感谢上帝,感谢命运之神的指引,于是我赶紧把身体向老人身边挪近,悄悄打开 衣兜里的采访录音机,开始记录并仔细倾听老人讲述。 此后数天,我都忠实地守候在老人身边,跟随他一道进入半个世纪前那座尘封 而遥远的历史隧道。我面前始终有一盏摇摇欲坠的如豆油灯,它带领并照亮我在黑 夜的峡谷和迷雾中穿行,我因此得以跨越许多岁月的障碍,穿过迷宫般的荒原、沼 泽和神秘古堡,正确选择抵达彼岸的方向和途径。于是在这里,在金三角一个不为 人知的小小山寨,我终于认识并走进五十年前一群饥寒交迫的中国人中间,他们正 是今天这个令世界谈毒色变的毒品王国的历史之源,任何现代金三角的故事都无法 回避或者撇开他们,就像我们溯流而上考察长江和黄河源头一样。在我往后长长的 叙述中,我们将随同这群中国人,准确说随同一个名字叫做李国辉的国民党军人历 经千难万险走进金三角的脚步开始…… 6 那是半世纪前的一个夜晚,天上没有月亮,星星像无数眼睛在头顶调皮地闪烁。 中国西南边陲,一片没有道路也没有村寨的荒山野岭,一支约有千余人的残破军队 正在连夜行军。准确说不是行军,是撤退。队伍里夹杂许多缠绷带拄拐杖的伤兵, 还有不少妇女孩子挟裹其中,她们都是军官家属,有的走路,有的骑在驮弹药的马 匹或者骡子背上。看得出这些人全都十分疲劳,连牲口也因不堪重负而连连打滑失 蹄。但是队伍没有得到命令休息,也没有改变方向去选择一条好走的道路,他们一 直朝着正南方向开进,避开村寨,避开大路和人群,在黑暗和丛林的大海中慌不择 路地逃命。突然有情报传来,追兵离他们只有不到十里路,于是手电和火光被严厉 禁止,这支死里逃生的队伍惶惶如惊弓之鸟,急急如漏网之鱼,任何一点意外动静 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恐慌和不安。 我从史料中得知,这是隶属李弥第八兵团的一支队伍,第八兵团是国民党坚守 西南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蒋介石令其据守滇南,以策应反攻大陆。没想到解放军 同时从四川和广西发动千里奔袭,蒙自一战,第八兵团势如山崩,元江追击,兵团 主力数万人被歼于元江河谷东岸。剩下残部四分五裂,纷纷南逃。国内战史将这场 战斗称之为“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 在此后长达一个多月的超级马拉松追击中,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公路铁 路,双方全凭一双脚板,跑得快就是胜者。国军大多数没能跑赢共军,要么成了散 兵,要么做了俘虏。后来的历史表明,此刻正在急行军的队伍正是少数免遭覆灭的 队伍之一,他们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赶在追兵封锁国境前抢先越过界河, 成为这场生死攸关的长途赛跑中的侥幸胜利者。 半世纪后我的目光随同历史脚步一道南移,从我的家乡四川西昌越过高高隆起 的大小凉山,进入莽莽苍苍的滇南丛林,然后止步于与金三角接壤的千里国界线上, 我看到历史的延续性在此戛然中断。对中国大陆来说,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对 一界之隔沉睡千年的金三角来说,却预示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前面传来一阵欢呼,值星军官报告,尖兵班已经抵达国界,等待命令。一位佩 戴少将军阶的指挥官终于大大松了一口气,这就是说,他们至少不用担心做共军的 俘虏。将军看看夜光手表,时针正好指在午夜十二点,他没有说话,回头望望北方, 那是中国,他们的家乡,而此刻中国已经留在他们身后。天空一片漆黑,除了北斗 星在天际闪烁,什么也看不见。站在他身边的一名年轻军官提醒他:“长官,队伍 等着您下命令呐。” 指挥官问:“钱科长,你对前面的情况熟悉吗?” 被称作钱科长的军官回答:“至少十几公里外的勐果城没有缅甸驻军,这一点 可以肯定。” 指挥官挥挥手臂,下达命令:“继续前进,越过国界后宿营,后卫部队担任警 戒。” 队伍乱纷纷涉过界河,踏上缅甸领土。指挥官点亮打火机,蹲在国界的木桩旁 刻字,他的一只胳膊不大方便,那是打日本人留下的残疾。他用力刻下一行歪歪斜 斜的字:李国辉,第八军七零九团团长,民国三十九年二月。 李国辉留恋地环顾四周,长夜如晦,黑暗如滔滔大江,不见尽头。人人都明白 这个时刻对他们这群中国人的重大意义,跨过国界,他们就是离乡背井,到异国土 地上流浪了。前面等待他们的命运还未可知,身后追兵如潮,他们的命运就像风浪 中一叶孤舟,不知归宿何在?如今一去故国,何年何月能够返回?这个沉重的念头 令人挪不开脚步,一个卫士轻声劝道:“长官,队伍已经过完了,我们一定会打回 来的。” 指挥官仰天长叹,打火机熄灭的瞬间,卫士看见将军眼睛里有泪光闪烁。有道 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金戈铁马的将军?指挥官回答:“是的,我们一定要打回 来……打回来!” 如果我们把时间定格,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中国大地,这是一个天翻 地覆的历史性时刻,国民党政权如同“泰坦尼克”不可挽回地沉没,蒋介石逃到台 湾,而船上大多数乘客注定要葬身大海,谁相信今后会发生奇迹呢?我相信这群人 自己也不相信。因为在他们身后,国民党青天白日旗帜已经陨落,另一面五星红旗 正在冉冉升起,古老的东方大地为这种历史巨变而欢呼。那时候我年轻的父母彼此 互不相识,他们分别在南方两座不同城市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与学校同学一道 载歌载舞,迎接解放大军入城。 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变更面前,在人类为胜利者而歌唱的时候,这群人作为 旧时代的幸存者悄然离去,逃离自己的国土,或者说作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被逐出 国门。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沉重而暗淡的,多数人痛不欲生,因为他们毕竟是中国人, 是那些胜利者和追兵的同胞,是我们共同的炎黄子孙和华夏后代。卫士看见将军蹲 下身去,把祖国的泥土取了一捧,用手绢仔细包好,揣进胸前的口袋里,许多年后 卫士把这个细节讲述给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晚辈作家听。我认为这个动人的细节在 中国大地曾经被复制过千万次,当年那些结伴闯南洋,闯美洲的中国华侨不是都怀 揣故乡泥土登上一去不复返的“猪仔”船么?而这位军人正是因为对反攻大陆没有 信心,一去孤魂万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才将故国魂魄长留心中,死后也要 把坟头朝着祖国方向,这不是充分说明李国辉告别祖国的壮烈心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是李国辉的汗青在哪里呢?历史的 巨大悲剧性在这一刻间铸成了,军人的忠诚指引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进金三角,走向 生命的终结之地。但是他们注定要制造一个与自己更与人类为敌的魔鬼。 我们看见,在历史的星光下,一群军人簇拥他们的长官涉过国界,加快脚步追 上队伍,一行人很快消失在沉沉夜幕遮盖下的金三角土地上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