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七章 达开宣娇双探山,却道是天父

    天兄同“降凡”
    韦昌辉钦佩石达开的谈吐风度和杰出的见解,想不到拜上帝会中有这样的年轻奇才,
可见拜上帝会绝非乌合之众,要求入会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次日一早起来,宣娇像孩
子似地急于要去看看紫荆山,一再催促找人带路,昌辉命仆人出去带了两个猎户回来,
名唤罗大、罗二,是兄弟两个,到了厅上,参见了昌辉等人。昌辉道:“这几位贵客欲
去紫荆山看看,着你们带领进山,务必小心谨慎,不得稍有差池,回来之后,自有赏赐。”
    罗氏兄弟连声称喏,说道:“紫荆山南有风门坳,西有白马山、双髻山,纵横百把
里,小的们也只在近处几座山头行猎,不知贵客打算去哪些地方?”
    达开踌躇道:“我们打算寻访两位朋友,一位叫杨秀清,还有一位是萧朝贵,但不
知道他们的住处,你们所说过这两个人吗?”
    罗大、罗二摇头道:“我们猎户,只在深山丛林中布下陷阱,隔几日去取出落阱的
野兽,兼带猎些獐鹿野兔,并不过问山中的事,你那两位朋友竟不曾听说过。”
    为政苦笑道:“原以为紫荆山地方不大,一问就知,竟不曾问个清楚,现在只得去
了再说。”
    罗大道:“办法还有一个,山中常有烧炭工担柴挑炭,下山贩卖,我们兄弟俩这就
进山,路上碰见了卖炭的就叫他们上韦府来,当面问个明白,然后再进山不迟。否则荒
山野岭,无处落脚,既怕迷路,又防野兽,到时候进退两难哩。”
    昌辉笑道:“我正欲挽留诸位在舍间多住几日,一时进不得山,真是天赐良机,且
安心住下来探听明白了再动身吧。”
    达开毅然道:“当初云山先生无亲无友亦无向导,身边又无分文,单身闯入紫荆山,
打开了偌大的局面。我们受先生之托,去看看那边近况,怎能畏难而退?走!天下无难
事,不相信紫荆山的老虎就把我们吃了。”
    宣娇也不耐烦道:“走走走!哪有那么多计较!”
    昌辉笑道:“也好,反正干粮都已准备下了,但望早去早回,我在家中恭候大驾!”
    达开等辞别昌辉,跟了罗氏兄弟,从村背后一条小径来到犀牛岭下。但见一条小溪
淙淙汩汩地从陡峭的两山之间流了出来,岸旁有一道才可容人的石坡,绵延远伸,罗大
道:“这条小河便是紫水,沿河走去就到了紫荆山的南口风门坳了。”
    他们缘溪鱼贯而行,峰回水曲,豁然开朗,乃是两山之间一片开阔的丘陵旷野,丘
陵尽头又是层峦叠嶂,较之犀牛岭更是巍峨雄浑。遥遥望去,半个天空都被绵绵群山遮
挡得郁郁葱葱,青翠透天际。傍着紫水又行了一阵,忽觉呼呼山风从一座山口呼啸倒灌
而出,摇撼得林木披靡,起伏俯仰如波涛汹涌,罗大道:“这座山口就是风门坳,小心
被风吹上了天!”
    为政道:“果然好大的风!”突然一阵飓风奔腾卷来,宣娇一个踉跄,几乎跌进了
紫水,幸亏被走在后面的达开一把拽住,宣娇乘势倒在达开怀中,呻吟道:“达哥,扶
了我走吧,我怕掉到河里去。
    达开笑道:“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中豪杰,也怕起风来了?”
    罗氏兄弟在前引路,为政紧跟在后面,也被风吹得脚步不稳,自顾不暇。宣娇乘机
挽住达开,偎在他的肩头一步步向风门坳走去。可怜她无缘与达开相伴终身,能有这样
的机会在荒山旷野中亲热一会儿,已觉稍可自慰了。达开搂着宣娇也不觉有些心荡神移。
两人本都有些感情,只为礼教束缚,尽量克制,今日宣娇一番挑逗,几乎难以自持。可
是为政就在前边,怕他回头瞧见,颇有些尴尬。于是在宣娇耳畔轻轻说道:“你好些了
吗?可以不用扶了吧?”
    宣娇就势吻了他一下,撒娇道:“不!我跟你两个人一直走到天涯海角去!”
    达开终于轻轻推开了她,悄悄道:“别让你大哥瞧见了。”
    “哼!胆小!”宣娇放了达开,噘了嘴道,“我不相信你就不要我,总有一天你会
降伏在我的面前!”
    忽然前面有了喊声:“卖炭的人来了!”只见前面从风门坳走出来一老一少两副担
子,挑的是木炭柴草,罗大在前面喊道:“老人家,有两位贵客要向你们问讯哩!”老
汉挑着担子继续飞快地往前走,嘀咕道:“问个啥,老汉赶路要紧,没得闲!”恰恰就
挑到达开和宣娇面前了。达开两手一拦,说道:“老汉,歇歇吧,借光问个讯,认得杨
秀清和萧朝贵两位大哥吗?”
    这话真灵,老汉瞪大了眼瞅着达开和宣娇,又回头望望为政,索性放下了担子,亲
切地反问道:“看上去,你们是冯先生的朋友吧,冯先生到哪里去了,他好吗?”
    “是啊,我们是冯先生的朋友,冯先生在监牢里被折磨病了,回广东家中养病,病

好了就回到紫荆山来看望你们。”
    老汉擦擦眼,说道:“冯先生是个大好人,吃了那么大的苦,要救我们穷汉脱离苦
海。听说他被人害了,下了狱,我们都伤心得不想活了,也想下山去和坏蛋们拼命。后
来听说他没事,放出来了,可是又不见上山来,真主也不曾来,大伙儿又慌了,不知拜
上帝会还办也不办?”
    “办、办、办!怎么不办!”宣娇叫道。
    达开道:“我们就是奉了冯先生之命,前来紫荆山探望你们的,拜上帝会还是要办
下去,现在山上的人心安定了没有?”
    “安定了,安定了!”年轻的烧炭工抢着道,“多亏了杨大哥和萧大哥,他们诚心
诚意,感动上帝,天父天兄先后降凡,天父附在杨大哥身上,传言大众安心信教,一应
妖魔蛇怪自会消灭,半途抽身者雷轰电劈,不得好死。后来天兄耶稣又附在萧大哥身上
显圣,叮嘱众信徒一心信仰真主,真主是上帝第二位太子降凡,跟了真主自有好日子过,
三心两意者,必遭天罚,死无葬身之地。”
    达开听了吃惊,杨萧二人竟在拜上帝会中玩起降僮的骗术来了,虽说为情势所迫,
不得不假借巫术稳定人心,可是一个自称天父,一个自称天兄,都凌驾于教主洪大哥之
上,教主的威信大大降低了,将来洪冯二人回山,杨萧若是也用起这个邪术,假传天父
天兄附身,命教主跪在他们面前听训,这个拜上帝会将成个什么局面?
    这时猎户罗大、罗二告辞进了风门坳去了,为政返身过来,听了烧炭工的话,将信
将疑道:“杨萧二人竟能感动天父天兄降凡!”
    “怎么不是!”老汉唾沫飞溅夸赞道:“天父天兄降僮时,大伙儿起初有些疑惑,
后来天父天兄常常指点出某人某月某日干了什么亏心事,令他本人招供,分毫不差。当
堂责打大棍,毫不容情,大伙儿都服了。每逢天父天兄降凡,人人又敬又畏,都跪在天
父天兄面前听训,比见了真主和冯先生还惧怕三分,这是老汉亲眼目睹的一点不差。”
    年轻的烧炭工道:“先生们是想去找杨萧两位大哥吗?可不好找,紫荆山地盘大,
乡亲们住得散,炭窖也有好多座,冯先生不在了,他们常到各处去传教,你们进了山,
说不定十天半月也找不到他们。”
    为政和宣娇听了发愁,问达开讨主意,达开毫不犹豫地说道:“回去吧,不用进山
了,云山哥要知道的今天都问明白了,可以回去复命了。”
    宣娇望着风门坳轻轻叹息道:“朝思暮想紫荆山,原打算可以畅游一番,就这么回
去,太扫兴了。”
    达开道:“以后我们还会有机会来的,何必今天急着进山,出来时间太久了,不能
放心。”
    回到金田村,达开等本打算和昌辉打个招呼就回新墟,昌辉好客,怎肯放他们就走,
再三恳留他们住了两天,达开答应回去后便写信给广东,到时候,云山先生自会来金田
村与昌辉见面,昌辉欢喜不尽,临别时,直送到新墟,眼见他们登船离埠,方才挥手道
别。
    达开一行溯江上行到贵县县城,起岸步行回赐谷村,一路上达开闷闷不乐,为政兄
妹再三叩问,达开只是摇头叹气,宣娇道:“我猜得透达哥的心事,一定是怕韦昌辉不
可靠,也怕杨秀清和萧朝贵爬到教主头上,野心难制,可是吗?”
    为政道:“不错,我也在琢磨这两件事哩,韦昌辉究和我们不是一路人,今天想利
用我们,说不定明天就反悔了,至于杨萧二人闹降僮的把戏,虽说救了眼前一时之急,
日后怎么办呢,不能不令人担忧。”
    达开长叹道:“我的心事,你们都说对了,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如果云山哥答应
了,眼前扩展了我们的势力,大有好处,日后的事,只能多加预防。至于杨萧二人假扮
天父天兄降凡,那就非同小可,这两个人如果有野心,将来用天父天兄名义,压在教主
洪二哥的头上,事事都由他们作主,我们这个拜上帝会成了他们二人的天下,那还得了?
想像一下,他们装神弄鬼,扮作天父天兄附身时,在场的人都得跪下听训,我就受不了。
所以决定不进紫荆山,就是这个缘故。”
    宣娇笑道:“我们去了,他们恐怕不会在我们面前胡弄人了,怕我们戳穿他哩。”
    为政道:“但望这是他们二人的权宜之计,等到坤表哥和云表哥回来后,就不会再
耍弄这种把戏了。”
    达开道:“难说,难说,我现在心中很悲哀,我们的事业还刚刚开头,就已有了不
祥之感,仿佛有一重庞大的黑影遮住了光明前途,也许从此撕碎了我们的伟大理想,我
盼望教主和云山哥早日回来,把紫荆山的局面扭转过来,决不能让杨、萧二人把我们的
事业毁了。”
    为政道:“那么回家后赶快写封信给云表哥吧。”
    回到家中沐浴更衣,用罢晚饭,宣娇铺纸磨墨,催促达开写信。达开将一腔忧虑都
泻落在信笺之中,谈到韦昌辉,也谈到杨秀清和萧朝贵。特别是后者,他将卖炭老人的
话如实转告,希望洪冯早日回广西来扭转局面。夜深人静,信写完了,达开长叹一声,
搁笔道:“宣妹,我现在的理想都寄托给了拜上帝会,万一我们的会受了挫折,被野心
者篡夺了去,我一定拥护二哥和云山哥将它夺了回来。宣妹,你也有这个决心吗?”
    “达哥,我当然永远和你在一起,你不要太忧伤了。”宣娇握住达开的手说道:

“看到你那么难过,我的心也疼了。我想有云表哥在,事情恐怕不致于坏到那个程度,
他们大概不久就会回广西来的,艰苦的日子快熬到头了,应该高兴才是。”达开笑了,
拍拍宣娇的手背道:“还是你想得开!不早了,回屋睡吧,家里人在等你了吧,还怕我
石达开把你拐走了哩!”
 

                                 下一页  回目录  秋早文学